Saturday, 22 March 2014

敦珠仁波切讲述大圆满的修持

  第一步,先将三业之身及语不动,安静下来。

  第二步,将心松弛下来,不起善恶取舍之分别心,进入没有希冀,没有疑虑之境,坦然而住,当下赤裸明空之明觉自然生起。

  所谓了知胜义自性之见者:以心之本体与胜义自性,本无二致。把心内之一切人为及有限制性之相摒除后,自性自然显现,就有如赤裸露的自生根本智。这种智能非文字或譬喻所可描述,而且在轮回不灭;在涅槃不增;不生不灭;非有亦非非有,离边而平等持。简单来说,这种智慧无生及无相,其本性是空的、清净的、广大的,及无处不遍的。因为空性本身之光明遍照,使轮回涅槃之境同时显现,就好像太阳及其光线一般;然其本质乃根本智,并非空而无物,广大而又自然完成也。

  故这觉性之显体与空性,本是不可分割,亦为三身之主体,和原始之本性,故洞察这觉性乃大圆满见之入门。正如莲花生大士所云:“远离一切知性上的理解,所显露之法身,即为一切法之自性”,这正如握持普贤王如来之心要于掌中。

  把一切内心之错误见解及怀疑断除后,而真实地去体会此种内心的见便是修。除此以外,一切有目的之修,乃思维造作之妄相!我们都应断除。

  但不要对这种觉性执着,而要舒徐地任由五识活动,听其自然。不要对某一事物或题目,作妄想而入定,因为如此乃是人为的观想而已。自己的注意力,不能一刻分散。如你对这种觉性,刻意地去思维,亦只不过成为妄念而已,故心不要散乱。

  意念起时,任由其生灭,不要试图去阻碍或追随之。你也许会问:那么我们应怎办才对?无论意念怎样生起,你必须要住于自然,有如观佛殿一般,不产生种种理解上的分别。虽然意境不断出现,如你能住于任运中而不执着,则一切显现及思念皆变成光明空性之根本智。思想浅薄的人,定会对深奥的学说生出迷惑。所以当我们了知那些出生胜义谛理的思维时,我们只能说:当过去的思维已过,而将来之思维又未生起时,在这段空间之中,不是有一种当下的感觉,一种清澈赤裸裸而觉悟的本性出现吗?这种信性又何尝有丝毫之改变?这不就是悟之本性吗?

  但没有人会永远停留在这阶段里的。我们不是察觉到一个思维突然的涌现吗?这便是觉性的显现了。但若你不能在这个思维涌现时,立刻了别其本性,则这思维将会流为一般的妄念,这乃所谓幻觉的流转也,亦为生死流转之本。如当思维生起之时,了别其意义,而不加以作意的话,一切生起的思维!皆可同时从法性中解脱,这本身便是“且却”见修合一的主要部份。

  如嘉饶多杰所说:在清净信念,及心境中生起的觉性,其立刻的了悟,便有如从大海中找到一颗珍珠一样,这乃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法身。

  你应精进地昼夜不忘去了别观察这种觉性,不要任由虚无的空性,停留在意念之内,而须把一切带回入觉性之中才对。

  如何把修配合于行,及如何去了别修持?

  修定时之过患:定中昏沉时,必须把觉性提起;定中感到散乱时,则要放宽一切意识。但上述所说的不能作意强行去做,最重要的乃清楚了别心智的体性。无论在何时何地——如食、睡、行、坐、入定及出定,所有何种意念生起时——无论是快乐的、痛苦的、抑或是染污的,对自己的心智体性不要存有希望或疑问,拒绝或接受等,亦不要试图去降服它。

  在觉醒的过程中发现:我又徘徊在妄念中了。在这一刹那间,千万不要打断这念头,亦不要后悔徘徊在妄想中等等。你所需的乃是住于此清晰的念头里,而继续去了别此自然的境界,这就本身而言,是足够的了。

  谚语有云:不要摒弃思维!而应将之视为法身之本性。

  但是除非你能清澈地了别清净法身的境界,否则不能随便将思维认为这便是法身了。或住于一片空白的宁静境界中,误为法身,这会流于不定形的恶取空境。故此意念最初生起时,只须对之加以注视,而不须分辨及思考,实应不加以理会,而住于自觉为意念之“了知者”上,有如老年人看着小孩玩耍一样。

  在这境界中继续下去,则你会达到一个空无一物的境界而停滞下来。当这境界突然被破坏时,一刹那间,一个超越意识的、赤裸裸的、新鲜的、活泼泼的、高超的智慧,便自然生起。在修行定境中,你也许会经历到乐、明及无念的境界,但你一定不能有丝毫的自满、执着、希望或怀疑。否则,这样一定会对修行有障碍,其最重要的仍是一心不乱的修持。

  当你不断修行至相当时候,以精进及热诚信心之故,经验会转变为证悟,而觉性便能赤裸裸地显现,这就好像把盖头之布除下一般的感到舒畅。这种见性之境界,非为肉眼所能见的。此后一切意念都成定境,一切所能动与静皆能同时解脱。

  最初,由于了别意念之本性而解脱,有如遇到相熟朋友。进一步的话,意念的自然解脱像是一条蛇,能自己脱皮而解脱。最后就意念的解脱,不着善或恶,一切三毒,有如盗贼进入一所空屋。这三个阶段,都是循序渐进的。

  莲花生大士所说:虽然我的见地,犹如上天之高,但在行为的因果关系上,却要比大麦面粉还要细微。

  故不可粗心大意,而应要小心地从因果规律,作出行动。更要严守甚至最微细的三昧耶戒及誓句,如此将会令你不受污染及堕落。所有密咒乘(金刚乘)的三昧耶戒,都被纳入于上师身、语、意之三昧耶戒中。如果当你在刹那间,只想到上师是一个普通人,则你的成就便会遥遥无期了。你当然会问为什么?正如古人所云:所有修持金刚乘的行者,成就是由上师而来的,这是最重要的一点!

  除非你自心内在的证量,已达到圆满境界,否则的话,对别人宣示证量,便是一大过失,最好还是守口如瓶。更其次,不要自夸曾闭关多少年月,而应该老实修行,直至了结此生为止。不要轻视世俗谛因果关系上所得的资粮;相反地,若只是如口头禅地说:一切皆空!则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。

  当死到临头之时,你应该把你所拥有的一切,加以布施,不能执着(甚至于小如一支针的财物)。在将死之刹那,大修行者会感觉愉快,中等的修行者亦不会有疑虑,而普通的修行者也不会觉得后悔。当你了悟死时的光明,能不断照耀昼夜,则决不会有中阴的出现;死亡只不过是把这个色身加以破坏而已。不然的话,如果你自己认为有把握在中阴境界中获得解脱,则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无所谓,再不然的话,根据你在生前修习有数及纯熟的迁识法(颇瓦)在那时加以实行,则你自然便能到达你所选择的佛国土去。而在那里,只要你仍不断专心修行的话,你便决定可以成佛的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