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 20 December 2013


首先,法王以悲心是所有佛教传承的核心,也是佛法的精髓为开场。接着,法王进一步地将悲心区分为“专注于外的悲心”与“专注于内的悲心”。当往外观察到众生的痛苦,而升起解除他人痛苦的愿望时,这是我们通常说的悲心。当往内观察到自己的痛苦,而升起断除自身痛苦的愿望时,这便是出离心。此两种悲心的分别在于“所专注之对象”的不同。各个宗派于此二者强调的重点或异,但是,法王说道,自身的痛苦也好,他人的痛苦也好,想要从痛苦中解脱的希冀却是一致的。

在厘清为自身,或是为他人的解脱而修行之间的关系时,法王评论道,经典中提到有三种菩萨。最上乘的菩萨是可以令自身与他人同时获得解脱,中乘的菩萨先令他人获得解脱,而下乘的菩萨令自身先获解脱。乍看之下,自先解脱者似乎是违反一般人对菩萨的观感,但是,法王解释道,在自心尚未调伏前,就想去降伏他人的烦恼,其实是不切实际的。但若因此而认为菩萨就该放弃利益他人的话,这又是个极大的偏差。有些菩萨可能就像是我们佛法的初学者一般,认识到自己目前尚未能利益他人,但却立下殷切的誓愿,希冀在未来能够利益众生。在这样的基础上,他们循序修习戒,定,慧三学,以具足利益他人的能力。

因此之故,法王敦促听众要爱惜自己。法王强调,真正的爱自己包括要能认识到,什么是对自己有益,而什么又是对自己有害。这些,也都需要靠我们深入的思维与基本的分析来判断。举例来说,我们可能会带着鄙夷的态度来对待他人,以为这样是占上风,但是这最终反而会伤害到我们自己。

虽然说只透过开展自身的智慧---特别是了解绝对实相的智慧,是有可能解脱自身的痛苦,但法王指出,这也仅是一己的解脱而已。做为具有道义的人类,我们无法只顾自己由轮回中解脱出来,而坐视他人持续地在其中受苦。特别是佛法教导我们应视所有众生为我们过去生的母亲,曾以善心与体贴之心养育过我们,只顾一己的解脱是忘恩负义的行为。然而,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益他人,我们必须了解各个众生的烦恼、能力与需求。法王评论道,这需要有极大的智慧,并且,最终是需要有遍知的能力,因为众生的数量无尽,众生的烦恼也是无尽的。因此,菩萨为救度众生升起大悲心,而将成就遍知的佛果视为他们最终的目标。

至于谈到我们自身对悲心的修持,由于我们目前犹身陷苦海,是无法就这样忽视自己的情况而完全地去照顾他人。实际上,我们更应该培养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,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来照顾自己。法王以捐助善款为例来说明此点:我们必须自己有财力才能贡献出去。同样地,如果我们希望带给他人利益,我们就有责任调伏自心以长养内在的财富,如此也才能利益到他人。

在下午的开示中,法王以月称论师(Chandrakirti)“入中论”(Madhyamakavatara)中的一则偈颂为开场:

悲性于佛广大果,初犹种子长如水,

常时受用若成熟,故我先赞大悲心。

法王强调,这个能成熟为佛果的悲心之种子,不需向店中购买,或向他处引进,而是自然存在于我们的内在。但是,悲心的种子却是需要我们的栽植与细心的浇灌。法王举他成长于一个西藏游牧家庭的童年为例,回忆当时他看到动物受到宰杀时,内心体验到的强烈感受。当时他的年纪还很小,甚至还不知道悲心这个词,更遑论是知道它的重要性。虽然这几年来研习佛经,甚至能娴熟的随口说出“愿等虚空众得安乐”等文句,但是却没有任何一项悲心的体验,能比得上他幼年时对动物所自然产生的悲心。

法王补充说道,这代表着我们确实与生内俱悲心的种子。正如一棵树必须要有深植入地的树根,才能稳固挺立,也才能吸取水份以维持整棵树;同样地,我们也必须将悲心深深地根植入心,让它变得安定稳固,如此我们才能进一步地成长。

于此,法王强调在悲心的修持上必须具有的抉择。如果我们要种植一片森林,法王说道,我们不能光在那儿等着,希望风将种子吹到适宜植物生长的地方。而是,我们必须选择开始行动,然后持续地有所作为,不仅只是做出植树的决定,还必须用心地照顾它们,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量的水份。

法王半开玩笑地说道,他曾想过既然炸弹可以在瞬间夺取上百条的人命,若是我们能制造出一种悲心的炸弹,在炸开的瞬间解除几百人的痛苦,而让他们破涕为笑,这不知有多好。虽然这听起来挺美的,但却不可能发生。法王说道,普通的炸弹可以不顾我们的反对而夺取我们的性命,但是悲心的培养却是一个无法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东西。我们必须心甘情愿地去修持它。因此,悲心的修持与个人的选择有关,而且它能够带给我们自由。相反地,烦恼会夺取我们的自由,而将我们置于它的掌控之下。悲心赐予我们掌握生命的机会。

接下来的开示,法王将重点转移到忍辱的修持。忍辱并不是说只是强忍着苦难,法王强调或是强迫自己吃苦。而是我们必须积极地训练自己去看到烦恼的过患,如瞋恨的过患等。我们不能将烦恼视为只有部份的缺失,认为它们有时不好,有时好。反之,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确信,认为瞋恨等所有的烦恼有着完全彻底的缺失。具有这样的确信,我们就会好好地保卫自己不受烦恼的侵犯。法王举例说明,若是有人已经决定不要做某件事情,那么当别人叫他去做这件事时,他就会毫无疑问地拒绝。同样地,如果我们已经事先认定,跟随烦恼绝对没有好下场时,这样的认知将会在烦恼升起之际,保卫我们抵御烦恼。

最后,法王强调我们不应将修持视为是例行公事,或是一项工作,因为这样会让修持变得过份严肃而沉重。反之,我们应当采取的是一种比较游乐的方式,不是去强迫自己,而是以热诚与欢愉的心情来进行佛法的修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